国家工商总局3月14日公布“2004年消费者申诉十大热点”,农资申诉增速明显,全国全年共受理农资类申诉28506件,比上年增长近17%。
淮安市消费者协会日前公布一项有关农资销售的调查,结果显示,77%的农民认为当前农资价格偏高,35%的农民认为当前农资产品质量一般或较差,认为当前农资产品质量好的农民只占18%。在购买方面,61%农民所在乡镇已经有了农资连锁经销,但依然有56%的农民通过个体经营者购买农资。96%的农民认为政府应当出台政策促进农资生产销售企业诚信经营。
淮安市消费者协会有关人士说:“春耕前后,农资消费进入旺季,农民一般不能辨识假劣农资,打击假冒农资保护农民利益,需要全社会关注。目前市场上最普遍的问题是以次充好。农资市场的主要问题是个体经营户进货渠道混乱。”
根据当地一项调查,被抽查的复合肥合格率只有75%。种子问题更多一些。
农民对农资产品的维权也没那么顺当。一位农资经销商揭露,他镇上不少同行往往以气候原因、种植不当、管理不善、病虫害发生多等理由为借口,拒绝赔偿,或者将责任推到生产商,厂方常远在万里之外,农民怎好追偿?结果不了了之。
一位农业执法老队员说,要解决农资问题,根本还是在于搞好农资打假。
去年,我省农资打假成果显著,仅农业部门就查处农资违法案件4088起,为农民挽回直接经济损失2.91亿元。3月初,江苏专门召开农资打假专项治理会议,在全省开展“放心农资进农家”活动。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专家表示,人们一提起农业部门,总觉得他们全是搞技术搞服务的。加强行政职权方面的立法,应该成为将来农业立法改革的方向。
商界人士认为,除了继续农资打假,权宜之计,农民兄弟要懂得以下几个必要的农资消费要点。一是到固定经营场所,不要买流动摊贩的农资,留意经营者有没有执照,最好去苏农连锁这样有政府背景的连锁店。二是要检查农资外包装上的出厂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家资料,因为冒牌农资不会同时具备上述资料。三是索要经营单位的发票和信誉卡,一旦发生纠纷,凭这些东西可以直接向经销商索赔。最后这位人士提醒,目前农资市场价稳定中略偏高,农民从长远考虑,不能为贪图眼前的便宜而购买冒牌农资。
江苏中江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苏ICP备18031333号 网警备案: 苏公网安备 32011602010191号
民企账款、农民工工资拖欠投诉电话:83245388 83327150 设计制作:美胜美图 pan r 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