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公司新闻  
我国稻谷深加工产业前景广阔
文章来源:    新闻发布日期:2006-12-20    浏览次数:2600
      近年,我国年产稻谷1.8亿吨左右,每年可产生3000万吨稻米副产品,这其中集中了64%的稻米营养素,但一直未能得到有效利用。而稻谷产后深加工前途广阔,不仅能把稻谷加工成优质米,而且可制成营养米、发芽糙米、米制方便休闲食品,还可加工成大米淀粉、大米蛋白、米糠营养素、米糠多醣以及其他高附加值产品。所以,通过深加工可使稻谷、稻米成为“摇钱树”。近年,一些水稻产区企业与科研单位已在稻谷深加工研发方面取得可喜的进展,现介绍其中部分研发动态,供各地参考。
      黑龙江虎林市大搞稻谷综合利用,发展水稻循环经济。黑龙江省虎林市是一个水稻生产大县,年种植水稻250―260万亩,年产稻谷130多万吨。前几年虽然稻米加工业发展很快,但每当水稻收割与稻米加工生产季节,稻草、稻壳、米糠成为“黄色污染”,严重污染了生态环境。近年虎林市通过科学规划,在发展绿色水稻的同时,大搞稻谷深加工,在“变废为宝”和“吃干榨尽”上做文章,使昔日“黄色污染”成了今日“抢手货”。他们研发绿色优质米与方便米饭,同时发展米蛋白、米糖、米粉、米糠油,利用稻壳发电,以稻壳灰为原料研发复合肥,以稻草为原料加工成均质板与人造板,以稻壳为原料研制碳棒等,从而形成了“水稻―大米,大米―米粉、方便饭、米蛋白、米糖,米糠―米糠油,稻壳―发电、碳棒、化肥,稻草―稻草均质板”水稻产业链。每年除生产优质米70多万吨外,还使11.25万吨米糠、25万吨稻壳、125万吨稻草全部得到了利用,而且出现了绿都集团、清河泉米业公司、晨光环保板材公司、兴海米业公司等一大批稻谷深加工企业。
      
      湖北佳宝糖业公司把碎米变成了“宝”。稻谷加工成大米,出米率为70%左右,其中碎米达6%,而碎米一直作为副产品没有很好地利用起来。湖北武汉佳宝糖业公司将碎米经液化、糖化和异构化三步发酵,转化为葡萄糖直到果糖,发酵后米渣生产高附加值的蛋白粉和蛋白发酵粉。目前,1吨碎米可生产1吨糖浆、130公斤蛋白粉和65公斤蛋白发酵粉,加工后,碎米每吨平均增值400元。去年该公司转化碎米23万吨,不但充分利用了附近6―7个县(市)的米厂碎米,而且带动40万亩稻谷增值、数十万农户增收。今年工厂扩建后,年转化碎米近30万吨,并形成年产糖浆20万吨、淀粉20万吨、蛋白粉6万吨的产能。
      
      江南大学研究开发稻米深加工高附加值产品10多个,使稻米增值8―10倍以上。无锡江南大学“十五”期间承担国家科技攻关项目,积极开展稻米深加工高产值产品的研制工作,已取得显著成效。他们利用早籼米与碎米生产低过敏性蛋白和抗性淀粉、多孔淀粉,使早籼米、碎米附加值提高10倍;利用米胚加工成米乳,1吨米胚可产米乳8吨,增值15倍;应用生物、高效物理分离、超微粉碎等技术,从米糠中开发出米糠营养素泡腾片、米糠降血脂胶囊、米糠多醣等,使米糠增值10倍。他们的研究成果,已与有关企业合作开发投入中试或生产,而且还荣获2005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与2004年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江苏中江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苏ICP备18031333号    网警备案: 苏公网安备 32011602010191号 

民企账款、农民工工资拖欠投诉电话:83245388     83327150         设计制作:美胜美图  pan r y  


防伪查询 OA登陆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