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公司新闻  
优质食味粳稻绿色高质高效生产现场观摩培训会在兴化召开
文章来源:办公室    新闻发布日期:2025-10-02    浏览次数:676

  近日,优质食味粳稻绿色高质高效生产现场观摩培训会在兴化召开。中国工程院院士万建民,江苏省农业农村厅二级巡视员张卫宁,南京农业大学党委副书记吴荣顺、南京农业大学副校长丁艳锋,江苏省种子管理站站长吉健安,江苏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站长杨洪建,兴化市副市长杨蓓出席会议。苏中扬州、泰州、淮安、盐城四市及各区县农业农村局分管领导、农技推广站长、种子站长,南京农业大学相关科研人员,种业企业以及种田大户代表共200余人参加会议。公司副董事长蒋红云、副总经理查军民、市场部人员、江邮公司参加会议。




  上午,随着六辆大巴缓缓驶入兴化市临城街道家信粮食种植家庭农场,“宁香粳9号”绿色高质高效生产现场观摩会正式拉开帷幕。参加观摩的领导、专家和代表对“宁香粳9号”田间表现非常满意。






  观摩结束后,代表们进入室内会场。会议由南京农业大学社会合作处处长许承保主持,兴化市副市长杨蓓、南京农业大学党委副书记吴荣顺致辞,对各位领导、专家和代表的光临表示了热烈的欢迎。



兴化市 杨蓓 副市长



南京农业大学 吴荣顺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南京农业大学副研究员田云录详细介绍了“宁香粳9号”的选育过程、品种特性和推广情况,该品种通过多代杂交选育,具有高产稳产、优质食味、广适性和耐高温等特点,在全国多个地区的试验中表现优异,尤其在江苏、安徽等地推广效果显著,田云录还强调了种子质量控制、品牌建设以及订单种植模式的重要性,为种植户和加工企业提供了技术支持。


南京农业大学 田云录 副研究员


  南京农业大学副校长丁艳锋作专题报告,重点讲解了如何通过“穴穗粒三均衡”栽培技术实现“宁香粳9号”高产与优质的协同提升,报告分析了不均衡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具体解决措施,如壮秧培育、氮肥运筹和缓混施肥技术,同时针对异常气候情况提出了应对策略,强调技术推广对品种潜力发挥的关键作用。


南京农业大学 丁艳锋 副校长


  公司副董事长蒋红云介绍了“宁香粳9号”由万建民院士团队选育,兼具高产优质、氮高效等特点,已通过多省审定并入选国家主导品种。中江种业将通过"三聚焦"推进推广:一是严控种子质量,在阜宁基地实施定人定区管理,确保2000余亩繁种田达标;二是建立示范网络,在苏中扩区县布设示范方并提供减氮栽培技术指导;三是深化"种+粮"模式,与中粮、益海嘉里等米企合作订单种植。公司的目标是要让更多的农民种上“宁香粳9号”,更多的人吃到“宁香粳9号”优质大米。


江苏中江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蒋红云 副董事长


  来自扬州市农技推广中心、金湖县农技推广中心等9家单位及种植大户代表依次发言,分享了“宁香粳9号”在各地的示范推广情况、种植表现和配套技术应用,各地实践证明该品种在产量、品质和抗逆性方面表现优异,特别适合订单种植模式,同时提出了进一步推广的建议,如加强种子质量控制、优化栽培技术和完善产业链合作。


扬州市农技推广中心 陈京都 副主任


金湖县农技推广中心 闵季春 副主任


阜宁县种子管理站 唐堂



兴化市农业农村局粮油科 陈春生 科长


益海(泰州)粮油工业有限公司采购部 王成 主任



江苏光明天成米业有限公司 李海峰 总经理


兴化市兴润种业有限公司 冯沂 总经理


金湖县 吉文广 大户代表



阜宁县 王新智 大户代表


  江苏省农业农村厅二级巡视员张卫宁对会议成果给予高度评价,强调优质品种选育与推广的重要性,并提出三点指导意见:一是坚持市场导向加快品种创新;二是强化良种良法配套发挥品种潜力;三是推进产业化开发提升品牌价值。最后对南京农业大学科研团队和与会单位的工作表示感谢,并号召各方共同努力推动江苏稻米产业高质量发展。


江苏省农业农村厅 张卫宁 二级巡视员


  此次会议的圆满完成,为“宁香粳9号”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撑和产业方向。

江苏中江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苏ICP备18031333号    网警备案: 苏公网安备 32011602010191号 

民企账款、农民工工资拖欠投诉电话:83245388     83327150         设计制作:美胜美图  pan r y  


防伪查询 OA登陆 二维码